业务咨询:第三只眼 1314 660 2942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城 > 税务商品 > 电子书阅读

在线读书《企业所得税政策与实践深度分析2016》

编著:税手帮

分类: 税务商品 / 电子书阅读

价格:¥9.90

简介


目录

CONTENTS

 

第1章一览所得税之框架001
1.1什么是企业003
1.1.1行政机关是否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003
1.1.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004
1.1.3注册制与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的居民企业双重管理004
1.1.4非居民企业006
1.1.5本节小结007
1.2什么是所得007
1.2.1所得是如何生成的008
1.2.2所得的“潜伏期”009
1.2.3所得的确认时间010
1.2.4所得的空间范围011
1.3“税”的规则及应用012
1.3.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逻辑012
1.3.2税收优惠的激励方式013
1.出口退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014
2.财政补贴是否属于税收优惠017
1.3.3税的征管体系018
1.3.4税的财政归属地019
1.税源的归属地选择019
2.税种收入在中央与地方的分配020
1.3.5税收规则的法律层级021
1.3.6税收规则的修订及适用022
1.4申报程序和纳税义务023
1.5会计与税法关系的“恩恩怨怨”023

 

第2章收入篇027
2.1收入的概括性规定029
2.2销售货物收入031
2.2.1对销售收入涉及事项会计与税收规定的比较031
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影响因素034
2.售后回租037
3.商业折扣、商业折让和退回042
4.现金折扣050
5.分期收款销售商品052
2.2.2会计收入与增值税应税收入的特例说明059
2.3提供劳务收入060
2.3.1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劳务收入确认062
2.3.2劳务在企业所得税中监管不到位的情形063
2.4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064
2.4.1利息收入065
1.常规利息收入的调整方式065
2.特殊企业或行业的时间性调整实务问题066
3.实际利率法的调整问题067
2.4.2特许权使用费收入067
2.4.3租金收入069
1.租金收入政策实践的演变069
2.有收入必有支出,支出如何界定归属列支期070
3.免租期的收入确认问题071
4.租金收入的增值税和营业税072
2.5接受捐赠收入073
2.5.1股东之间是否存在捐赠事项074
2.5.2涉及股东之间利益转移的会计规定074
2.5.3涉及股东之间利益转移的所得税规定075
2.6产品分成收入的特殊处理076
2.6.1产品分成实际是投资的一种毛所得077
2.6.2流转税政策的延伸077
2.7视同销售收入078
2.7.1视同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成本078
2.7.2涉及视同销售的所得税法规079
2.7.3依照规定发现企业汇算清缴的视同销售问题080
2.7.4发现企业未进行视同销售申报,如何调整080
2.7.5何为视同销售的公允价值084
2.7.6有了视同销售利润,如何进行纳税调整085
1. 不受限扣除调整的情形086
2. 受限扣除调整的情形089
2.7.7有时就想不通——一项收入怎会允许扣除两次成本费用091
2.7.8视同销售收入的基数,申报表没有说明如何作为基数处理092
2.7.9非货币性福利,已做了会计处理就没有视同销售了093
2.7.10“买一赠一”并非视同销售,企业未按税法规定做应如何处理094
2.7.11劳务的视同销售096
2.7.12对外投资项目视同销售收入096
2.7.13视同销售的跨税种延伸分析097
2.7.14本节小结097
2.8其他收入099
2.8.1资产溢余收入099
2.8.2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100
1.即使规定了年限,仍要看企业的商务条款约定101
2.应付款项纳税调整的不同情况101
2.8.3已做坏账损失却又收回的款项101
2.8.4债务重组收入103
2.8.5补贴收入104
1.补贴收入的纳税调整105
2.个案的批复是不是可以否定实际收到的应税判断108
3.对价格补贴应收与实际收到的差异分析108
4.免税的财政补助有哪些109
2.8.6违约金收入109
2.8.7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109
1.关于营业税,究竟征还是不征111
2.涉及个人所得税的征免问题111
2.8.8汇兑收益112
2.9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113
2.10不征税收入116
2.10.1如何确定不征税收入116
2.10.2不征税收入的利好因素分析117
2.10.3对不征税收入的限制条件117
2.10.4不征税收入的会计处理118
2.10.5软件企业等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的不征税收入待遇120
2.10.6能否放弃享受不征税收入待遇121
2.10.7不征税收入孳生的利息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122
2.10.8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红并非不征税收入123
2.10.9期后取得不征税收入的情形123
2.10.10不征税收入体现为非现金资产,如何理解60个月的
时间限制124
2.10.11能否以支出不合理否定不征税收入的认定125
2.10.12营改增扶持资金能否享受不征税收入125
2.10.13不征税收入的60个月与5年的混淆126
2.10.14如何识别不征税收入对应的支出127
2.10.15取得的财政贴息可否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127
2.10.16税务机关对于不征税收入未形成支出的追溯调整质疑128
2.11融资租赁收入134
2.11.1利息收入确认的税会差异134
2.11.2收款时点的税会差异137
2.11.3手续费收入的税会差异137
2.11.4收入坏账自动核销的适用性138
2.11.5动产融资租赁收入的增值税延伸处理139
2.12供暖企业向居民个人供热免征增值税的处理139
2.1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0
2.13.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发生并非只与当期资产波动价值有关141
2.13.2投资收益调整明细表的填写注意事项143
2.14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144
2.15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144
2.16投资收益145
2.16.1股息、红利145
1.股息红利免税的税收政策应用146
2.收入记账年度与利润分配决议年度的跨年度情形147
3.股息、红利分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还是未分配利润148
4.股权转让后约定未分配利润归属转让方的行为如何界定所得性质148
5.留存收益转增资本149
6.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对投资成本的影响150
7.免税的股息红利是否只认可投资行为发生后产生的留存收益152
8.代持股份的股息红利由谁享受优惠152
9.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税率差是否需要补缴税款155
10.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的税会差异处理156
11.优先股的股息红利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158
12.超过12个月的股票股息、红利的持有期界定158
2.16.2合伙企业投资收益的核算159
1.合伙企业的穿透体,有些认“穿透”,有些不认“穿透”160
2.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161
3.合伙企业的应分应纳税所得额,在何地缴纳所得税164
4.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于何时计算165
5.检查合伙企业经常存在的问题166
6.合伙企业的稽查案例分析167
2.17收入作为所得税其他项目指标的考虑170
2.17.1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170
2.17.2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计算基数170
2.17.3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的收入达标比例171
2.17.4电信企业的手续费及佣金172
2.17.5加速折旧的适用行业判断172
2.17.6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收入指标173
2.17.7小额资产损失的判断标准173
2.17.8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收入比例173
2.17.9不得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行业企业174
2.17.10其他175
2.17.11对于以收入作为基数的适用思考176
1.几种收入指标的分析及实务当中的不完善之处176
2.金融、证券等行业指标基数的取数问题177
2.18企业所得税的价外费用179
2.19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营业税的会计处理涉及所得税问题179
2.20纳税申报表填写的关注事项181
2.20.1数据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181
2.20.2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收入类调整事项填写182
2.21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的事项183

 

第3章成本费用和税金185
3.1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187
3.1.1权责发生制原则187
3.1.2相关性原则188
3.1.3合理性原则190
3.1.4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的期间划分原则191
3.1.5不得重复扣除原则192
3.1.6独立交易原则193
3.2对扣除分类的简单理解193
3.2.1成本193
3.2.2费用194
1.销售费用195
2.管理费用195
3.财务费用196
3.2.3税金196
1.增值税与税金计算扣除的角色及关系196
2.税金的发生及其与当期应税收入的关系199
3.税款补缴问题204
3.2.4损失204
3.2.5一方收入即为另一方成本费用的整体思考逻辑205
3.3成本费用相应事项的扣除逻辑205
3.4纳税调整事项的所得税处理规则总括206
3.5票据在扣除类调整项目下所发挥的作用209
3.5.1税法要求的凭证提供与流转税的发票开具时点之间
无法协调之痛210
3.5.2次年5月31日前取得发票的理想及其后取得发票的调整强求212
3.5.3损益类成本费用的票据与形成资产类的票据调整差异212
3.5.4形成进项税额抵扣与形成成本费用扣除的利润影响212
3.6职工薪酬213
3.6.1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214
1.职工的概念214
2.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215
3.6.2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额对其他薪酬事项扣除额的影响215
3.6.3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扣除情形分析216
3.6.4职工薪酬的调整逻辑,突破利润表达到全发生216
1.纳税申报表的填报说明描述216
2.调整的基本情形总结217
3.何为实际发生的职工薪酬218
3.6.5工资薪金219
1.定性:何为税法口径下的工资薪金220
2.劳务派遣工终于明确了口径与识别方式220
3.劳务派遣工资间接发放转化为直接发放的规划224
4.工资薪金的取数逻辑225
5.工资薪金与相应的保险、个人所得税的关系226
6.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的合规理解227
7.有工资限额的国有企业税前扣除工资薪金的额外条件229
8.新法过渡时点工资薪金纳税调整的错误关注231
9.工资薪金与职工福利费的差异与融合231
10.补缴个人所得税的涉税处理影响工资薪金的确定233
11.股份支付的企业所得税处理234
12.辞退福利的企业所得税处理242
13.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与个人所得税所得的核查存在的问题251
14.代发工资的企业所得税问题252
15.为员工购买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保险等创新产品的工资
薪金是否发放的认定252
16.集团公司内派遣员工的工资薪金列支主体252
17.离职后给予的保密费等支出相关处理253
3.6.6职工福利费257
1.职工福利费与工资薪金的区别257
2.职工福利费的范围258
3.间接支付的劳务派遣工的福利费259
4.职工福利费的票据问题260
5.员工服饰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列支260
6.职工福利费的重分类调整261
7.2008年(不含)之前计提的职工福利费的余额问题262
8.福利费的取数规则263
9.单独设置账册的适用条件263
10.离退休人员发生的统筹外费用或其他费用264
11.食堂房屋的折旧支出算不算福利费归集口径265
12.“八项规定”之后食堂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去哪儿了268
13.外籍人员的相应福利性支出和特殊群体享受的部分,是否认可
福利费269
3.6.7职工教育经费272
1.职工教育经费的范围273
2.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计提制274
3.2008年(不含)之前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冲减274
4.外出培训学习的差旅性支出是否属于职工教育经费275
5.员工自我培训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275
6.职工教育经费和会议费的差异比较276
7.发生并不等于实际支付276
8.职工教育经费的纳税调整逻辑276
9.职工教育经费当中发生的培训人员的劳务费与差旅费277
3.6.8工会经费283
1.支付工会经费给谁283
2.工会经费的计提基数286
3.工会经费的支付行为与取得票据日期是否限制在公历年度内287
4.工会经费当年度产生纳税调减的情形287
5.工会经费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288
6.工会经费纳税调增是永久性的差异289
7.没有取得票据的工会活动支出是否认可289
3.6.9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290
1.理解各项缴费比例及上限的实施时点291
2.基本社会保险的跨月调整方式292
3.大病医疗保险的税前扣除争议292
4.职工异地缴纳社会保险的税前扣除标准之争293
5.员工补缴社保的问题处理294
3.6.10住房公积金294
1.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标准295
2.对住房公积金最高限的理解296
3.住房公积金年度中间调整的纳税调整影响297
4.在京金融企业的住房公积金超过标准缴纳,税前扣除如何对接297
5.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标准298
6.补充住房公积金的判断处理299
3.6.11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300
1.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税前扣除“全体员工”的界定规范301
2.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税前扣除适用比例问题301
3.补充医疗保险的管理形式302
4.补充医疗保险的支付认定方式304
5.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待遇的商业健康险并不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305
6.补充医疗保险进行定额发放的情形如何处理306
7.补充养老保险的种类,年金与保险费支出并行306
8.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与理论的协调307
9.补充医疗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的支付认定归属期307
10.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扣缴307
3.6.12职工薪酬的纳税申报表举例313
3.7业务招待费316
3.7.1会计核算中的业务招待费记录科目318
3.7.2什么是业务招待费318
1.餐饮支出如何区分性质及支出归属319
2.业务招待费穿个“马甲”就成业务宣传费了吗320
3.食堂的费用如何区分招待费、福利费320
4.会计核算中出现的“招待费”320
3.7.3业务招待费的统计口径遵循整体发生制321
3.7.4业务招待费调整中的收入基数确认321
3.7.5预付卡列支的费用,没有明确的处理认定口径322
3.7.6开办费中的业务招待费特别处理324
3.7.7与业务招待费相关的其他税种325
1.个人所得税及代垫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325
2.业务招待费中的增值税325
3.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331
3.8.1关于适用的当年度销售(营业)收入的口径确认332
3.8.2开办费中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332
3.8.3营改增之后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332
3.8.4特殊行业的扣除政策333
3.8.5视同销售的赠送物品的业务宣传费纳税调整334
3.8.6违规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是否必然不得税前扣除334
3.9捐赠支出336
3.9.1公益性捐赠的票据337
3.9.2公益性捐赠不得直接向受赠人赠送337
3.9.3捐赠要确认是否真实发生337
3.9.4捐赠金额的确认337
3.9.5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的关注点338
3.10利息支出342
3.10.1利息支出的调整范围342
3.10.2纳税申报表并不要求填写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金额343
3.10.3利息支出的票据要求343
3.10.4哪些非金融机构利息支出不受同期同类贷款利率限制345
1.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345
2.如何确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347
3.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如何自证合理348
3.10.5对外投资融资发生的利息支出处理348
3.10.6债券利息支出的所得税政策处理349
3.10.7融资发生的利息之外的费用349
3.10.8利息费用确认扣除的时点350
1.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问题解答350
2.国家税务总局回复问题351
3.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的问题解答351
3.10.9委托贷款利息的税前扣除352
1.印花税353
2.涉及个人委托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353
3.10.10“统借统还”下的利息扣除问题353
1.关于营业税下“统借统还”的相关规定354
2.关于统借统还的理解355
3.统借统还在企业所得税下的应用案例355
4.统借统还在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难以协调之处356
3.10.11关联方无偿借款的问题357
3.10.12关联方在“债资比”情形之下利息支出的纳税调整358
1.何为债资比359
2.被调整的利息支出并非单纯的利息发生额360
3.超过规定比例债资比调整的规则360
4.什么是债资比适用条件下的税负率363
5.适合债资比的金融企业到底是指哪些364
6.债资比下的债权投资要考虑借款目的和正常贷款程序365
3.10.13出资不到位时利息支出进行调整的政策不再有时限性365
1.《公司法》和工商登记对应缴资本额的规定发生了变化366
2.调整的计算方式367
3.10.14“资金池”下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368
3.10.15混合性投资下的利息支出认定368
3.10.16利息支出税前扣除的判断流程369。。。。

© 2018-2019 翰邦中科 京ICP备15052467号-3
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曙光西里甲一号B802

ios

安卓

欢迎加第三只眼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