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说法】老林说法62|主动披露,再添政策红利 2022.7.3

老林说法62|主动披露,再添政策红利

原创 林倩 老林说法 2022-07-03 09:30 发表于北京

新政内容

2022年6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54号公告,公告大致内容如下:

•企业实施了涉税违规行为,在6个月之内向海关主动披露的,不管漏缴税款多少,一律不予行政处罚;

•涉税违规行为超过6个月,但情节较轻(漏缴税款在100万元以下,或者漏缴税款占应缴税款比例在30%以下),在1年之内向海关主动披露的,也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主动披露不予行政处罚的,同时可以减免税款滞纳金;

•主动披露被海关罚款100万元以下的,不列入企业信用状况记录,即企业信用不因被罚款而降级。

image.png新旧对比

上述规定,似曾相识,2019年10月21日,海关总署也曾发布了关于主动披露的161号公告,第54号公告是在161号公告的基础上,给予主动披露企业更大的政策红利,新增红利概括如下:

1、主动披露的期限:从3个月,改为6个月。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主动披露的,均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给企业更多的披露机会。(161号公告规定,披露期限是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3个月以内)

2、漏缴税款的额度:从50万元,改为100万元。超过6个月未披露,但还没有超过1年期限的,只要漏缴税款在100万元以下,或者漏税款占应税款在30%以下的,也可以不予行政处罚(161号公告规定,漏税款50万元以下,或者漏税款占应税款10%以下),给企业更多主动披露不处罚的机会。

3、不降级的罚款幅度:从50万元,改为100万元。因主动披露被海关罚款100万元以下的,不列入海关认定企业信用状况记录(161号公告规定,罚款幅度在50万元以下的不降级)

image.png

利用新政的注意事项

本公告给了企业更多主动披露的政策红利,但企业在利用这一政策红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主动披露“不予处罚”的红利,仅给予“涉税违规行为”

“涉税违规行为”是指货物进出口时,因归类、价格或者原产地等税收要素申报不实行为,影响海关税款征收的,加工贸易保税货物短少、调换、转让等违规行为,影响海关税款征收的,或者特定减免货物移作他用、擅自转让等违规行为,影响税款征收的,属于涉税违规行为。

但是,上述违规行为,如果不影响税款征收,仅影响进出口货物的许可证管理(贸易管制),或者仅影响出口退税管理,甚至仅影响海关统计、海关监管秩序等程序性违规的,企业向海关主动披露上述非涉税违规行为,不能按照本公告的规定处理。

2涉税违规行为超过1年的,不能享受此项红利政策

本公告规定,涉税违规的主动披露应当在6个月之内向海关主动披露,超过6个月的涉税违规行为,漏税款在100万元以下或者漏税款占应税款比例在30%以下的,也可以“不予处罚”,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1年。如果违规行为时间超过1年了,无论漏税款是多少,均不能享受“不予处罚”的红利政策。

相对新政而言,第161号公告却没有最长1年披露期限的规定,对此,主动披露企业应当予以注意。

3本公告的有效期限只有1年6个月,过期作废

本公告自2022年7月1日起实施,2023年12月31日失效。海关总署公布此项红利政策,仅针对疫情影响,造成外贸经济形势下滑而作出的临时性配套扶持措施,不是长期政策,明年年底该公告失效之后,会不会推出更加有利的主动披露政策?还是恢复161号公告的政策内容?现在谁也不知道。所以,既来之,则用之,有涉税违规的,尽快披露为上策,没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4从旧兼从轻的处理原则,可以适用于主动披露

2022年7月1日之前,已经向海关主动披露的涉税违规事项,如果根据161号公告规定不能“不予处罚”的,第54号公告发布之后,根据本公告规定可以“不予处罚”的,应当适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对企业主动披露的事项“不予处罚”,也就是说,哪个对企业有利,就根据哪个规定进行处理。比如:2022年2月1日进口货物归类申报不实,少缴税款80万元,同年6月1日主动披露,根据161号公告,由于期限超过3个月,并且少缴税款超过50万元,依法不能“不予处罚”,但根据第54号公告,可以“不予处罚”的,应当根据本公告的规定,不予行政处罚;再如:2021年2月1日进口货物归类申报不实,少缴税款40万元,2022年6月1日向海关主动披露,主动披露的涉税违规行为已经超过1年时间,根据161号公告规定,企业主动披露是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不予处罚”的,海关不能因第54号规定主动披露的最长时间是1年,而拒绝对企业“不予处罚”。

5不是涉税违规,或者违规超过1年时间的,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新《行政处罚法》第32条(3)项的规定,“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海关稽查条例实施办法》(海关总署第230号令)第27条规定,“主动披露企业违规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所以,在海关执法实践中,企业只要主动披露违规事项,无论是否超过1年时限,无论是涉税违规还是非涉税违规?也无论漏缴税款多少?只要符合第54号公告条件的,“不予行政处罚”,如果不符合第54号公告条件的,也可以在法定处罚幅度之下“减轻处罚”,如果主动披露程序性违规行为的,可以算是违法行为轻微,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海关总署第54号公告,给了主动披露企业更多的政策红利,公告出台之后,众多企业为此对海关总署点赞,老林对海关逐步完善主动披露法律制度,也表示由衷的赞赏。但是,主动披露毕竟是一种法律制度,目前主动披露相关规定的法律层级太低,希望海关总署尽快出台专门的部门规章,规范主动披露法律制度,对主动披露的法律主体、披露范围、受理部门、审核机关、审核期限、披露红利和处理方式等进一步规范,增强海关执法的规范性和立法的可预期、可持续性。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

编辑:李芷茵  胡文捷

林倩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

北京银泰中心12层

13801367532

linqian@deheheng.com



声明:我们的信息来源于合法公开渠道,或者是媒体公开发布的文章,非常感谢作者的成果与意见分享。本转载非用于商业获利目的,对于原内容真实性未进行核实,且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文中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您认为相应的信息影响到您,或因有相应的政府部门的要求,请与我们进行联系。
0 个回复 (温馨提示: 后台审核后才能展示 !

(大侠既然来过,何妨留下墨宝) 要回复请先 登录注册